名客小站

一件代发

未来之上,变化已悄然而至

  回顾2015,中国化妆品行业经历了起起伏伏,超过2000亿元的行业规模,吸引了众人为之“前仆后继”。然而,如今的这条“淘金”之路并不易行,要淘到金子,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。2015年开始,零售寒冬之说蔓延,行业略显浮躁。无论是品牌,还是渠道、零售,都在寻求转型与新机遇。

  本土品牌的崛起,并非今年开始,也绝非明年结束,而是经历了许多年的累积而成。对于本土品牌而言,2016年将持续一个良好的增长态势。这几年,本土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在逐步增加,尼尔森数据显示,本土品牌的市场增长率增达10%~15%,市场份额已超过20%。此外,大企业、大品牌开始从中国走向国际,比如上海家化、伽蓝、珀莱雅等频频在国际场合或市场亮相。

  与之相对应的是,外资品牌(主要指欧美品牌)的增长放缓,市场份额逐步被本土品牌所抢占;面对这一形势,外资大牌在未来还将有所动作。可以透露的是,这些大品牌早已开始行动,比如欧莱雅、宝洁、资生堂等,在2016年将与中国美容博览会形成全面战略合作,深入地区,开始真正落地下沉。

  作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二大品类,与护肤品类,尤其是面膜等细分品类相比,彩妆在过去一些年里,关注度并不高。实际上,这一品类正在稳步增长。

  据不完全数据显示,彩妆市场规模达500亿元,市场庞大;同时,百度数据显示,近一两年彩妆使用人群逐渐下沉,00后占比超过10%,而百度每天有10万关于彩妆产品搜索问题,且以30%的速度增长;在彩妆细分品类中,值得关注的是唇妆的增长速度,其关注度在2015年排名第一。同时,在第21届中国美容博览会的彩妆馆,参展的品牌与展览面积都实现了近50%的增长,足以可见彩妆的可发展潜力。

  更重要的是,2015年开始,许多实体店尤其是化妆品连锁,将为顾客提供超值的服务与体验作为其优势,而能够让这种体验感加强的化妆品品类当数彩妆。据调查,已有许多化妆品连锁在扩妆的占比,占比可达近30%,如云南千色千美店等。这一趋势,在未来还将继续。

  现代进口化妆品的兴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,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,进口化妆品的规模已不容小觑。就中国美容博览会而言,这几年,进口品的参展品牌越来越多,以每年近100%的速度在增长,而进口品展位也不断扩大。至2016年,进口品区将在原来E2、E3馆的基础上,增加了E7馆。这些数据的增加,足见进口品的势头。

  进口品的爆发,并非偶然。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庞大规模吸引了众多品牌,许多外资品牌将中国作为进入亚洲市场的关键。这一点在中国美容博览会上亦能发现。2016年,参展的国际组团将增至16个,参展国家增至30多个,覆盖欧美、亚太区域。

  在过去,进口代理商更多的是在做简单的贸易,以差价利润为营生;而从2015年开始,随着竞争的加剧,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变化,除了品质之外,对于品牌情感与情怀,以及独一无二特性的关注,使得原来单纯的贸易生意不再适用于目前的需求。于是,许多进口代理商开始寻求转型,慢慢往品牌运营商发展,而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推动进口品在中国的发展。

  在过去,进口品大多选择百货、商超等传统渠道,随着中国渠道的变化与竞争的加剧,许多进口代理商开始为进口品寻求新兴渠道,化妆品连锁是其中最重要的选择,而如何落地是2016年进口品的一大问题。

  资本介入企业并不稀奇,但是资本介入代理与终端零售,在化妆品行业并不多。2015年开始,怡亚通模式开始在化妆品圈引发关注,其先后注资广西大泽、广西科桂贸易、郑州未来翔隆商贸等,并开始整合终端零售,注资南京百分百女人化妆品连锁。

  对于化妆品商业企业而言,资本的介入,将为代理转型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,为化妆品连锁的扩张提供强有力的后盾,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。

  零售转型的话题,其实已提及多年,但真正初现模式的还要数2015年,这些模式将在2016年获得进一步的发展,呈现新的格局。

  就化妆品店而言,目前,全国大大小小的化妆品店超16万家,其中20%为连锁,80%为单店;而未来这一数据将颠倒。这种“颠倒”实际上是一轮“洗牌”过程,遵循优胜劣汰法则。在这个过程中,许多门店在寻求转变。

  ▶连锁合一,区域小型连锁联合,在形象、管理、陈列、产品等方面形成一致,比如四川羽喆林、六和缘、优加、河北朵宁等;

  ▶连锁代理,比如康缇模式,零售店与区域代理商合作,由代理商在当地开店,使得区域连锁向全国连锁迈进;目前这种模式正在中国美容博览会商业联盟内实行,让康缇在短短一年内扩张至10个省市。

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也是产品品质保证的基础。2015年,国务院提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战略规划与行动纲领,将制作与科技再提议程。这也将影响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。

  如今的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,化妆品企业要谋求长期发展,需关注品质、关注科技。关于科技的课题,是一个持久的过程。2010年开始,中国化妆品企业开始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物力与精力,这使得中国品牌的品质在过去几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。2015年,行业浮躁之后,关于科技话题开始逐渐被“封藏”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国家的战略,加上化妆品大企业的领军作用,以及中国美容博览会这样的平台的科技重提——以科技为核心的中国好品牌-产业链大会等,科技与品质将进一步主导市场。

 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osmetic-news.net/newx_d74.html

  文章来源:未来之上,变化已悄然而至

  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告之。我们会在三个工作日内予以清除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06230 Second.